京剧净行里有大花脸,二花脸,而丑行则叫作小花脸,或者叫三花脸。因为凡是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个粉块。这白粉的块,也有几种不同的形状,有的是方的,有的是元宝形或是倒元宝形,叫作腰子形,还有的是枣核形,根据不同的人物,画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白粉块。有人认为,丑行是专门扮演坏人的,其实不然。因为丑行中,有些是扮演阴险狡猾、贪鄙自私的角色,可是更多的是扮演机警、伶俐、幽默,甚至很正直、善良的角色。在传统戏里,一般社会地位不高的人,像渔夫、农夫、樵夫、酒保、打更的、差役、书童、乞丐等等,大部分都由丑角来扮演。从性格上来说,这些人多半都是很活泼,很乐观的人。比如《女起解》里的崇公道就是很忠厚、善良、有正义感的老差役;《秋江》里的老船夫,就是助人为乐、很有风趣的老人;《三岔口》里的刘利华,是个嫉恶如仇、见义勇为的小店主;《挡马》里的焦光普,则是个忍辱负重、勇敢机智的爱国志士,这些都是由丑角来担当的。
丑角分成两大类,—类是文丑,一类是武丑。文丑里有一种方巾丑,扮演一些有文化的人,这些角色文质彬彬,可是带点迂腐的酸气,头上戴着一顶方巾,所以叫方巾丑。例如《群英会》里的蒋干、《乌龙院》里的张文远等,都属于方巾丑。第二种是袍带丑,指扮演的是官阶比较低的小官,戴着纱帽,穿着官衣,例如《审头刺汤》里的汤勤、《六月雪》里的山阳县知县等,都属于这类角色。丑行中最多见的是茶衣丑。茶衣就是短的蓝布褂子,术语叫茶衣。茶衣丑扮演的都是劳动人民角色,例如《秋江》里的艄翁、《芦中人》里的渔翁。还有一种是介乎方巾丑和茶衣丑之间的角色,像《连升店》的店主人、《女起解》的崇公道,这类角色属于巾子丑。巾子丑说京白,有时穿长衫或箭衣,表演的风格比茶衣丑略为严谨一些。另外还有彩旦,本是属于旦角的范围,可实际上是由丑角担当的。过去这一行大多数是用男演员来演的,现在也有很多女演员来演了,不过用女演员扮演彩旦,也用本嗓唱、念,不使用一般旦角的假嗓。最后说一下武丑,武丑还有一个名称叫开口跳。因为武丑这种行当除了擅长蹿蹦跳跃以外,还要能够善于念白。武丑的京白要念得口齿伶俐、清脆悦耳。像《连环套》的朱光祖、《雁翎甲》的时迁等。这样的角色要求武功精湛、动作轻灵敏捷,性格诙谐、机智。这类角色多是侠客、义士,个别的狡猾险诈的人物,也有用武丑扮演的,不过为数很少。
关于丑角扮演的都不是好人的观点,必须彻底扭转过来。丑,并不是丑恶的意思。从扮相来看,可能不太俊美,可是心灵是美的。